记得读过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一篇随笔《内心深处的日落》,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使我莫名的感动。这篇文章似一股涓涓清泉,又似寒夜中一盏璀璨的明灯,悠然萦绕在我的心头。 校园的一侧有一片星状的枫叶,斜插在阳光里,轻轻摇曳着没有被时间磨损的棱角。叶柄上挂着晶莹的霜露,伴着校园广播的音符摇荡在阳光温柔的掌心里,总是使我一阵阵的激动。有时,不由自主地凝神观望,蛰伏在心灵的底层倾听籁籁落叶的心声。哲人说,这是一种超越灵魂的意境。但我想,这是大自然的生灵能够保持生生不息的一种本性,不管彼此相隔多远,即使生活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里,也能相互无偿地付出或得到一丝殷切的关怀。也许正因如此,生命才有了意念、内涵和美好的憧憬。 当你伫立亦或徜徉于这片火红的枫丛中,你会了解到这里的美丽并由衷地喜欢上这块天地。因为你绝不会对这里的花花木木、藤藤草草感到厌倦和憎恨,即使你已万念俱灰,当你瞥到这里的一角,你也会在这蓊蓊郁郁中坚强起来,重新理解生命、珍爱生命。这就是造物者的可爱之处啊!他洞悉世俗的纷争,因此,创造了这大自然中无尽的亮丽景致,给我们疲惫的心灵以慰藉。明月“枫”间照,展示了这景物的柔和温润。 秋天,枫叶就像揉红了的手掌,被阳光和霜雾涂抹上诡异绮丽的色彩。有风吹过,它就如红精灵般随风飘摇。那楚楚动人的身影、清晰可见的叶脉告诉我们:它曾置身于暴雨污泥之中,它曾历经沧桑,然而它却没有被污浊掩埋;它曾在烈日下久经暴晒,变得枯槁惨白,然而它却没有畏缩过、退避过,它靠自己的坚强屹立至今;它曾梦想像蒲公英般去飞翔,去俯瞰大地,但是它仍旧笃守在属于它的枝头,自始至终伴随着这片土地。 如今,炽红的枫叶即将离别枝头。无论它的前程如何,是倾身水上,随之漂泊,还是埋身雪中,翻滚于土地。它总会牢记自己源于自然,而终究要回归自然的信念。 这是奋斗与奉献的故事,这便是枫体现的价值。 枫尤如此,人何以堪?记得泰戈尔说过“爱是充实了的生命”,枫的一生如实地证明了这句话。看着这片枫丛,不禁将思想拓远,不禁思考与感悟人生……当你面对这样一道绝美的风景线时,你的内心是否充满了虔诚与鼓舞?你的眼睛莫不会盈满泪光和向往? 蒋伯韬 |